近日,業內資深分析師王艷麗在發表以《2023中國IGBT市場研究報告》為主題的演講時透露,截至2022年,全球IGBT市場增長至76億美元,并預計,今年風光儲增速提升有望繼續帶動全球IGBT兩位數增長,2023年全球IGBT市場規模將達86.2億美元,增速約13%。
IGBT是多類場景的核心器件
資料顯示,IGBT全稱Insulate-Gate Bipolar Transistor,也叫絕緣柵雙極型晶體管,可用于逆變器、車載充電機、DC-DC變換器等多類場景中,是光伏逆變器、風電變流器及儲能變流器的核心器件,也是新能源汽車電機驅動系統的核心部件。
從IGBT的產品分類來看,按照其封裝形式的不同,可分為IGBT單管、IPM和IGBT模塊。其中IGBT單管和IPM模塊主要應用在中小功率場景,前者應用在小功率的家用電器、分部式光伏逆變器等;后者應用于變頻空調、變頻洗衣機等白色家電產品。而IGBT模塊應用于大功率變頻器、新能源車、集中式光伏等領域。IGBT模塊占光伏逆變器成本的15%至20%。
國內風光儲IGBT市場規模約占全球33%
王艷麗分析,風光儲IGBT市場增速在未來幾年有望超過汽車,市場份額逐年提升,2025年提升至9.7%。隨著,2025年國內新型儲能由商業化初期步入規?;l展階段,預計未來新型儲能所需的IGBT市場有望迎來爆發,CAGR(復合年均增長率)達54% 。整體來看,中國是全球最大的IGBT需求市場,需求量約占全球超四成,且需求占比有望持續提升。據東方財富研究,國內市場規模到2025年將增長至522億,CAGR達22%。
有數據顯示,2022年全球風光儲IGBT市場規模為72.3億元,同比增長33.2%,預計2025年有望達133.7億元,CAGR(2022-2025)為22.8%。其中,2022年中國風光儲IGBT市場規模達到23.8億元,同比增長48%,約占全球33%的市場份額。預計2025年有望達45億元,CAGR為23.7%。
整體IGBT國產化率已提升至約30%-35%
目前全球IGBT市場前五大廠商分別為海外的英飛凌、三菱、富士電機、安森美和賽米控。國內方面,有分析,2021年及以前,我國8、9成IGBT產品均需要進口,2022年整體IGBT國產化率提升至約30%-35%,車規級IGBT廠商在中國的市場份額已經從2021年的32%提升到2022年的45%—50%。目前中國IGBT行業已經能夠具備一定的產業鏈協同能力,士蘭微、斯達半導、新潔能、時代電氣、楊杰科技、聞泰科技等國內生產廠商已經IGBT國產替代方面取得了很大進展。士蘭微以IGBT單管和IPM模塊為主,2021年公司在全球IGBT單管/IPM模塊市占率達2.6%、2.2%,均位列國內品類第一。其重點應用在工控和家電領域。
值得注意的是,國內在IGBT制造工藝水平,模塊封裝的散熱效率上與國外英飛凌等廠商存在一定差距。
目前國產IGBT廠家產品在35KW以內的光伏應用場景性能指標已經基本滿足需求,可以應用于全球戶用光伏市場,但較大功率的逆變器所需的IGBT模塊仍存在國產替代空間。
從IGBT廠商產品電壓覆蓋范圍來看,英飛凌、三菱電機、意法半導體、安森美等海外廠商基本覆蓋600V—6500V全系列電壓,在1700V以上中高壓領域具有絕對優勢,而國內廠商多集中在中低壓領域,產品主要集中在1500V以下的IGBT市場。
賽晶科技此前正式推出1700V IGBT芯片,各項性能都達到甚至超越了國際龍頭的同類產品。該芯片能夠應用在風力發電和儲能及工控領域,尤其是在儲能和風力發電領域。此外,公司還在新能源汽車上加速布局,其1200V的IGBT已經打入國內頭部新能源汽車的供應鏈。同時,全新設計的車規級SiC產品也在蓄勢待發。
圖片
值得一提的還有,時代電氣和斯達半導已經有高壓3300V及以上的產品應用。時代電氣2018年公司6英寸SiC生產線首批芯片試制成功,具備了完整的SiC芯片制造生產能力;2020年進行以第六代IGBT技術為基礎的汽車用功率半導體生產線建設。公司表示,IGBT已經批量應用于輸配電、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風力發電、光伏發電、高壓變頻器等領域。時代電氣在軌交、電網領域大幅領先,在國內IGBT模塊市場中位居第二位,僅次于斯達半導。斯達半導優勢在于IGBT模塊,模塊營收占比超80%,主要覆蓋新能源汽車和工控領域,早在2013年就專注新能源汽車IGBT模塊的研發,在高壁壘的IGBT行業,先發優勢更為明顯。綜合來看,國內廠商中斯達半導在IGBT上的技術和產能相對領先,率先實現突圍的幾率較大。
IGBT需求“高燒不退”
隨著新能源的爆火,IGBT缺貨成了近年來的“家常便飯”,海外大廠交期普遍在50周以上。2022年英飛凌積壓訂單金額達430億歐元,是同年營收142億歐元的3倍有余。而安森美早在2022年5月就宣布到2023年底不再接受新訂單。
據業內人士透露,IGBT在工業、車用領域供貨仍吃緊,且主流IDM廠一路看好其長期需求。業內人士分析,IGBT缺貨有二大原因,一是當前太陽能逆變器采用IGBT的比重大幅提升,二是目前半導體產業正處于調整期,不僅產能有限,而且許多產能都被電動車廠搶走,在排擠效應下,導致IGBT缺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