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TOPCon電池供給情況:目前供給很緊張,主要外賣企業捷泰,一個月600MW左右產能,其他企業3月外賣產能不多。預計23年全年TOPCon電池供應都會保持供需偏緊狀態。
2、TOPCon電池溢價:TOPCon電池企業當前議價能力較強,組件企業被動接受。3月份TOPCon電池溢價在8分-1毛,2月中旬在3-5分左右。
3、新玩家情況:頭部企業已經與部分新玩家簽訂供應框架,但后續具體供應多少量還需要看新玩家的產品驗證情況,一般產品驗證周期在3-6個月。
4、簽單周期:TOPCon電池目前簽單周期為1年,每個月簽訂補充協議確定具體采購規模,鎖量不鎖價。
5、產品差異:捷泰、通威的TOPCon電池產品穩定性更好,CTM更高,一般比其他玩家的功率高出0.2%。
6、供應鏈其他環節:石英坩堝比較緊張,POE膠膜也緊張但比石英坩堝好點。
Q:TOPCon電池目前的供需情況如何?
A:節后TOPCon電池處于供應緊張狀態。業內主要量產外賣企業是捷泰,一個月將近600MW,7000-8000萬片。但是對于一個頭部企業外購量就需要這么多,所以3月供應十分緊張。
Q:TOPCon對PERC電池溢價水平有何變化?
A:節前為推廣N型拼低價,行業一度PN同價,2月中旬硅料硅片上漲,N型價差達到0.030每瓦(溢價3%),3月訂單溢價0.080-0.100每瓦(溢價10%)。
Q:TOPCon電池片企業議價能力如何?
A:當前議價權在電池端,組件端被動接受。因為2月上旬組件價格低,現在是電池溢價上漲開始傳到組件端接受漲價。
Q:和TOPCon電池廠商談價格策略如何確定?
A:首先根據未來市場供需,一般和電池廠簽訂3年長協,但是每年有具體量的補充協議。更明朗就會分配到各個月?;A量合作價格不定,鎖量不鎖價。
Q:客戶對于TOPCon組件接受度和需求狀況如何?
A:終端客戶是分布式企業,海內外需求主要是根據組件企業推廣的狀態決定。目前業內推廣頭部是晶科。新項目接受N型較多。對于組件客戶,N型單平方有20W提升所以也是好的解決方案。
Q:節后TOPCon需求快速起量?
A:對。特別在1月份有硅料惜售的行情下,3月份起量會很大,大概到30-40%。
Q:國央企的集中式客戶對TOPCon是什么態度?
A:已經接受了,但是處于過渡階段,沒有強制,但是已將N型作為優先選擇項。
Q:海外客戶對TOPCon組件需求情況?
A:歐美接受度很高,東南亞、非洲等部分地區還在用166甚至158組件,所以接受度相對低一點。
Q:未來TOPCon電池供給釋放節奏和供求情況如何判斷?
A:今年6月份起量。還有很多跨界企業進入,但是新玩家需要技術沉淀,所以我們并不持有業內普遍的樂觀態度。起量之后,質量良莠不齊,仍需真正穩定的供貨商。長單可能只是形式。到今年底之前,N型電池都會處于很好的溢價階段。
Q:新晉企業的進展和TOPCon電池采購情況如何?
A:主要合作的還是捷泰、中來和通威。大家仍處于謹慎狀態,新玩家為了長遠合作也會簽單長單協議,但后續需要觀察功率穩定性。后來競爭還是技術競爭,組件企業不會對新玩家有特別區別對待。
Q:新晉企業還有驗證周期?
A:是,3個月左右。
Q:一般會提前鎖定多久的電池訂單?
A:簽一整年,大致分配到每個月,按照一個比例付預付款,月底會確定具體量的采購合同。
Q:行業每個月有多少出貨量?
A:一體化企業有大量N型外購需求,因為自身產能在組件上消耗完了。捷泰3月眾多組件客在現場跟催電池交貨,一道和中來基本是自用,3月只有捷泰在大量外賣,其他基本是2000萬片左右。如果要外購8000萬片需求,只能買到3000-4000萬片的量。如果不夠暫只能會用P型?;旧贤赓徯枨?0%的量是買不夠的。
通威現在有一部分量外賣,他們的海外市場在大力培育期,國內都在持續交貨。這個月通威還有一部分外賣量,他們現在量也不大,N型在根據市場需求還在根評估的改造階段。
Q:目前幾家電池良率等參數大致什么情況?
A:捷泰和通威N型功率段、CTM等各方面符合客戶要求。捷泰、通威入庫會降7-8個檔入庫,中來降5-6個檔入庫,所以每家公司標準都不一樣。但是通威和捷泰CTM值是最好的,比別人高0.2%功率。
Q:潛在增量供給和放量時間情況如何?
A:新進來的玩家里面,沐邦、皇氏在3-4月份就會有一定產出,最大的量還是捷泰。中宇在3-5月份也會有8GW。通威預計上半年有20GW+改造產能。從穩定性角度考慮,企業主要還是先去鎖定頭部廠商的量。頭部企業已經和新進來的玩家簽訂了供應協議,為了應對后面爆發的需求。量已經框定,但是新進入者還要有驗證周期,需要看具體功率表現。
Q:各家電池版型不一,市場驗證需要多久?
A:老牌企業對組件企業的要求配合度相對不高,新企業技術需要積累但配合度高,比如版型定制。一般驗證+市場導入大概是3個月周期。
Q:TOPCon電池對組件封裝成本帶來單瓦多少下降?
A:同樣材料做出較高功率,N比P高20W,減去電池溢價,大概有10W的成本優勢。
Q:一道主要是外購為主?
A:一道自有產能不足,也在在外購,并不是外購為主。目前一道有一個年產7GW的產能,因為訂單多所以才外購?;旧弦粋€月400-500MW的產能,起來的不快。預計3月外采占30%。
Q:一道組件單月出貨多少?
A:22年出貨7GW,今年出貨目標是13GW,所以基本一個月1GW。
Q:晶科有很大的外采需求嗎?
A:晶科也需要外采。3月份晶科明確采購N型8000萬片。P型也有外采需求。
Q:TOPCon和PERC在電池端的溢價?
A:3月份的報價來看,溢價在8分-1毛。
Q:組件的溢價?
A:國內5分每瓦,組件的盈利不是很好,正在修復。海外1毛。
Q;組件溢價的提升趨勢如何?
A:電池溢價處在高位的情況下,組件溢價會慢慢回升。
Q:整個TOPCon的供應鏈除了電池片外,還有哪些環節將比較緊缺?
A:硅料和石英坩堝。行業石英鍋處在偏緊狀態,未來高純石英鍋可能達到3萬的價價,現在優質石英砂緊缺。另外POE也處在供需緊平衡狀態,但不會有石英坩堝這么緊張。整體來看石英坩堝和POE在23年供應鏈中都處在供需緊平衡狀態。
Q:硅料,硅片和電池片的行業庫存水平?
A:二月末硅料庫存10萬余噸,折合37GW。3月份產出含進口11萬噸。硅料3月份成交區間預測在210-220,處在緩慢下行階段。硅片庫存7天,電池7-9天。P型電池由于庫存壓力價格下調,N型硅片價差越來越大。
Q:異質結、TOPCon和PERC電池價格差分別如何?
A:當下TOPCon電池相對PERC電池溢價每瓦8分到1毛,異質結電池價格相對當前溢價在1毛-1.5毛,異質結組件比TOPCon貴1.8毛到2.5,毛,可能由量產產出少,客戶群需求不同。
Q:N型硅片目前哪幾家在外供?
A:宇澤,美科,中環,隆基,上機,弘元等。
Q:N型硅片緊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是否會持續很久?
A:頭部硅料企業代工量及電池廠購買硅料外放導致硅片公司產能減少,沒有足夠量外賣。
Q:TOPCon的新擴產能里有多少為新建,多少為改造PERC?
A:通威未來有60-100GW的總產能,其中40GW的P型能改成N型。預計行業整體N型產能中改造的占比為20-30%,其余都為新擴產能。
Q:未來一體化企業是否會大規模地將PERC改造成TOPCon?
A:大部分一體化企業P改造N愿意不強,更傾向于新購設備上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