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電池領軍企業之一鈞達股份今天表示,2023年公司規劃年產能40.5GW,其中P型電池9.5GW,N型電池31GW。
1月20日,公司發布2022年業績預告,2022年公司預計實現歸母凈利潤6.80~7.80億元,同比扭虧為盈;預計實現扣非后歸母凈利潤4.60~5.60億元,同比扭虧為盈。企業業績改善的主要原因包括:2022年公司收購捷泰科技剩余股權,捷泰科技100%業績納入公司合并報表,貢獻業績增量。光伏行業需求持續增長,隨著新產能釋放以及N型TOPCon產量,捷泰科技實現了收入和利潤大幅增長。公司出售汽車飾件業務相關資產組,取得約2.15億元的非經營性收益。
中泰證券分析指出,該公司自2022年8月1日起將捷泰科技100%納入合并報表,2022年捷泰科技實現了銷售收入和盈利大幅增長,其電池片出貨量10.72GW(其中P型PERC產品8.85GW,N型TOPCon產品1.87GW),出貨量同比增長88%,實現營業收入約120億元,同比增長約120%,實現凈利潤約7.2億元,同比增長約220%,電池片業務盈利能力顯著,為公司貢獻業績增量。
2023年1月,公司實施股權激勵計劃,授予364.25萬份股票期權,授予價格148.41元/股,首次激勵對象共計216人,包括公司董事、高級管理人員、中層管理人員、核心骨干等,行權業績考核目標期間為2023-2025年,首次授予股票期權的各年度考核目標為公司收入與凈利潤相比2022年分別不低于50%/100%/150%。股權激勵有望進一步調動核心員工積極性,為業績高增做鋪墊。
2月24日晚間,鈞達股份發布公告,下屬公司滁州捷泰、淮安捷泰、上饒捷泰、上饒弘業因光伏電池片業務規劃及經營發展需要,將在2023年-2025年向上機數控(603185)及其下屬公司弘元新材合計采購單晶硅片9.5億片,并約定采購量上下浮動不超過20%。參照Infolink Consulting最新公布的價格測算,預計采購金額總計約為59.09億元(含稅)。這一采購動作也意味著公司希望加強電池方面的出產,因此做大量備貨上游的動作。除本次交易外,雙方早在2022年3月便達成了長單購銷協議,約定了2022年3月-2025年3月的采購總量為6.48億片,按照當時的市場價格估算,總計采購額達43.42億元。
從合同履行情況來看,鈞達股份在2022年度向上機數控及下屬公司采購硅片金額為7.9億元(不含稅),占當年同類業務訂單總額的9.67%。
現階段,鈞達股份已建成兩大生產基地,分別位于上饒及滁州,其中上饒基地具有年產9.5GW大尺寸P型PERC產能;滁州基地規劃18GW N型TOPCon產能,其中一期8GW已于2022年第三季度建成達產,產品效率達24.9%以上,二期10GW正在建設中,預計2023年上半年。
去年10月,鈞達股份與淮安市漣水市政府也達成投資協議,擬在當地斥資130億元投建26GW高效太陽能電池片項目,分兩期建設,規劃產能均為13GW,投資額分別為70億元、60億元。按照計劃,一期工程2022年底前開工建設,6-8個月內竣工投產,12個月內達產。項目達產后,第一年至第五年年均產量不低于13G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