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光伏上游硅料的降價帶動光伏產業鏈上的硅片、電池片等主材的降價,進而造成組件價格下降,有望刺激下游裝機需求釋放,并推動光伏產業鏈的利潤分配格局重塑。
2023年,隨著組件價格下移以及風光大基地的全面建設,國內集中式地面電站有望放量增長,預計全年新增裝機量達到45GW,同比增幅50%以上,并有望帶動光伏發電系統核心部件逆變器和光伏支架的需求量。
01
光伏逆變器:光伏發電系統的心臟
逆變器將光伏發電系統產生的直流電通過電力電子變換技術轉換為生活所需的交流電,同時具備主動運轉和停機功能、最大功率追蹤MPPT功能、孤島效應的檢測及控制功能、電網檢測及并網功能、零(低)電壓穿越功能,是光伏電站最重要的核心部件之一。
光伏逆變器是光伏產業鏈中重要組成:
隨著主產業鏈的全面降價,CPIA預計2023年全球光伏新增裝機量達接近300GW,對應逆變器需求量達到360GW以上,其中集中式逆變器份額約26%、組串式逆變器份額約72%,估算總體光伏逆變器市場規模超過600億元,同比增幅超過50%。
2021-2023年不同類型逆變器市場占比變化趨勢:
競爭格局方面來看,國內華為技術有限公司、陽光電源、上能電氣、深圳古瑞瓦特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固德威等龍頭廠商在海外市場領先優勢明顯,總體來看全球市場份額不斷擴大。根據Wood Mackenzie數據,2021年全球前十大逆變器廠商中,中國廠商占據6席,合計市場份額達66%。
2021年全球光伏逆變器市占率情況:
資料來源:Wood Mackenzie
展望逆變器行業未來的發展,呈現出三大趨勢:1.大功率和大電流逆變器。為了適配大尺寸組件的性能,逆變器可承受的電流達到20A,功率和效率也進一步提高。2.組串式逆變器成為市場主流。3.國內企業有望加速出海速度。
長期來看,國內逆變器廠商快速成長具有高確定性。一方面,伴隨全球光伏裝機確定性增長,存量光伏裝機逆變器替換需求釋放,逆變器市場需求廣闊。另一方面,國內企業在海外市場份額持續走高,海外市場帶來高利潤空間。
02
光伏支架:23年滲透加速,國產替代空間大
相較于光伏主輔材、組件等領域,跟蹤支架國產占比提升潛力較大。
光伏支架用于支撐固定光伏組件,同時保護光伏組件免受大風等因素破壞,屬于光伏系統中基礎但重要的部件。
光伏項目裝配跟蹤支架有望帶來10%-15%的全生命周期發電量增益,并有望在集中式電站中逐步推廣。
近年來全球跟蹤支架裝機滲透率迎來明顯提升。根據Wood Mackenzie統計,2021年全球光伏跟蹤支架出貨量達54.5GW,對應全球滲透率接近30%;而中國市場跟蹤支架出貨量不足4GW,對應滲透率僅6%,相較全球裝配率仍有巨大提升空間。
Wood Mackenzie預計2023年全球跟蹤支架占光伏裝機量比例將超過35%,國內跟蹤支架占光伏裝機量比例將超過15%。
全球及中國跟蹤支架滲透率對比:
資料來源:Wood Mackenzie、中信證券
國內滲透率總體上較全球平均水平偏低的主要原因是,2021年我國地面電站開工不及預期,導致跟蹤支架滲透率有所下滑。
2023年地面電站裝機占比回升,地面和工商業分布式項目跟蹤支架滲透率有望穩步提高,以及終端裝機成本加速回落,光伏跟蹤支架裝機需求有望迎來加速增長。
支架行業主要由固定支架和跟蹤支架構成,2022年市場規模在900億元左右。
相較固定支架,跟蹤支架可有效提高發電效率、降低度電成本,但是技術門檻要求較高。
跟蹤支架率先在海外市場普及,而國內應用程度仍處于早期階段。
目前海外廠商在跟蹤支架領域占據主導優勢,歐美企業占據前四,NEXTracker和Array出貨量常年位居行業前二,雙龍頭地位穩固。
2022年Array對STI進行了收購,Array主要市場為美國,STI主要市場為歐洲、拉美地區,收購后可實現優勢市場互補,拓展其國際市場。
美國市場以外,各家跟蹤支架廠商差距并不明顯,中國廠商有望憑借政策扶持及供應鏈優勢占據更多市場份額,未來國產替代空間較大。
國內跟蹤支架頭部玩家有中信博、天合光能和清源股份等,海外跟蹤支架龍頭代工企業主要有意華股份等。
2022年受硅料價格影響,地面電站中跟蹤支架滲透率有所下滑,未來看隨硅價下行疊加隨著國產跟蹤支架成本下降市占率將進一步提升。2021年中國企業中信博位列第七,市占率5%,2023年有望提升至7%,天合光能有望提升至5%。
2023年跟蹤支架行業競爭格局(按出貨,GW):
光伏逆變器的使用壽命受限于其中的電力電子元器件,一般在10年左右,因此,在光伏發電設備的壽命周期內,需要更換一次逆變器。2010年左右歐洲地區安裝的光伏逆變器,將在近年迎來替換期。2013年以后,亞太、北美地區裝機進入高峰階段。根據光伏逆變器的一般壽命推算,存量市場的替換需求即將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