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明陽智能以17GW的新訂單一舉奪下風電行業訂單第一寶座。而在細分領域,明陽智能還啃下了海上風電這塊“硬骨頭”,以6.5GW位居2022年度海上風電訂單榜首。
在風電領域“攻城拔寨”的同時,明陽智能在光伏異質結領域的“長跑”已經開始。今年1月,明陽智能高效異質結光伏電池一期2GW項目和3GW高效異質結組件項目分別在鹽城和韶關實現“雙下線、雙投產”,標志著明陽智能成為國內首屈一指的形成高效異質結光伏全產能大規模投產的新能源技術公司。
兩年前,明陽智能瞄準了下一代光伏異質結路線。據當時報道,明陽智能以自有資金建設年產5GW異質結電池和異質結組件項目,該項目隨后在鹽城和韶關分別簽約落地,正式開啟了明陽智能異質結項目的建設。
彼時,異質結尚處于行業觀望的發展初期,面臨著成本優化、上下游產業鏈配套尚不健全等問題,明陽智能以自有資金跨界,足以表明其看好異質結技術的未來遠景。
隨著越來越多的玩家涌入,新技術、新紀錄頻繁刷新,低銀無銀技術也迅速更新迭代。毫無疑問,異質結已經站在了爆發的風口。明陽智能異質結項目的投產亦吸引了行業內外的廣泛關注。
為此,SOLARZOOM獨家專訪明陽智能光伏技術研究院羅騫博士,了解明陽智能在異質結項目的投產情況以及未來的規劃。
出片效率最高可達25.4%,擬新增8GW電池和7GW組件產能
羅騫介紹,明陽智能鹽城一期1GW項目已經順利出片,當前每天出片約在20-30萬片,正處于穩定爬坡階段,每周都在調整提升。另外1GW產能正在籌備中,預計在接下來2-3個月內開工。
出片數據方面,羅騫向SOLARZOOM透露,目前一期項目出片效率最高達到25.4%,整體符合項目預期。一期項目項目采用的是182半片單面微晶,但都為升級雙面微晶留有空間。在厚度方面,羅騫向記者表示,一期項目出片厚度為140微米,到年底預計可以實現120-130微米的突破。
談到異質結項目的未來規劃時,羅騫表示,明陽智能今年規劃新建8GW的異質結電池和7GW的異質結組件產線。這也意味著,規劃落地后,明陽智能異質結電池和異質結組件產能都將達到10GW?!邦A計到今年年底,明陽智能將有5GW異質結電池和5GW異質結組件產能落地并投產。目前新增廠房已經開始建設”,他說道。
不怕壁壘高,敢啃硬骨頭
作為新興的光伏技術,異質結量產面臨著不少挑戰。除了技術、人才儲備不夠深厚深厚外,異質結上下游產業鏈配套方面還不夠成熟。此外,下游組件的配套技術、低銀耗技術等均需要進一步提升。
對此,羅騫持樂觀態度:“明陽智能不怕壁壘高,我們敢于選擇異質結技術,敢于翻越新技術的現有壁壘,并有信心建立自己技術‘護城河’?!毕噍^于業界關于異質結是否以及什么時候能成為主流晶硅光伏技術的爭論,明陽智能更關注如何發揮自己的技術創新能力,建立先發優勢。
“從明陽智能深耕海上風電的經驗來看,進軍一個細分領域需要有先見的眼光,瞄準時機并啃下硬骨頭,形成自己的技術優勢、人才優勢,建立起‘護城河’在產業鏈成熟時才能把握時機”,他表示,“在海上風電還是‘荒地’時,明陽智能即率先瞄準這一領域,逐步突破海底打樁、海底電纜輸送、海風因素等難題,并成功穩居海上風電榜首?!?/p>
羅騫指出,明陽智能在一期1GW電池+3GW組件的異質結項目運營中已經積累了一些的經驗和創新技術,比如在薄片化提升、低銀耗和組件結合技術方面,實現了更低成本上的優化創新。其中在薄片化技術上,羅騫表示:“預計到年底實現120微米異質結電池量產?!痹跓o銀技術方面,明陽智能在異質結電池銅電鍍路線上已開發一年多,并已建設成中試線,中試成熟之后即可進一步擴大產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