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在海拔700~1800米高原上,總裝機容量350.0MW的光伏發電項目在位于云南省保山市隆陽區楊柳白族彝族鄉驗收并網,國能日新為該項目提供功率預測、AGC/AVC系統服務。專家及技術團隊將持續提供服務支持,保證系統運行穩定,保障電站發電效益。隆陽地區太陽能資源豐富穩定,項目建成后產生的清潔能源,能夠促進地方經濟快速發展,有效開發旅游等相關資源,為地區振興注入綠色能源發展新動能。
與羅明光伏電站同期建設的還有橫山、楊柳、聯合、蒲縹共計5個光伏發電項目,全部建成后隆陽區將成為全省為數不多的上百萬千瓦光伏發電基地之一,每年發電量近18億度,節約標準煤近500萬噸,不僅是對保山能源供應的有效補充,更有利于緩解保山電力工業的環境保護壓力,對帶動地方經濟快速發展也起到積極作用。其中,除羅明光伏電站外,國能日新同時為衡山200.0MW、蒲縹138.0MW等擴容項目提供功率預測系統服務,目前正處于調試測試階段。
加強極端天氣預報預警能力
保障新能源穩定出力
新能源場站穩定出力對于保障新能源場站多維度穩消納、降考核至關重要。隨著越來越多的極端天氣不可控影響,加具了對新能源預測的難度,同樣對功率預測技術的要求也越高,對新能源電站的精細化管理提出挑戰。特別近年來在全球氣候變暖背景下,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呈多發、頻發、強發、并發的態勢,如近期出現的涉及新疆、內蒙古、西北地區、華北、黃淮、東北地區中西部等地先后有揚沙或浮塵天氣,新疆南部、甘肅西部和內蒙古中西部等地有沙塵暴,局地強沙塵暴。頻發的極端天氣對電網安全穩定,及新能源場站運行和出力都將帶來極大風險,加強對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的監測、評估和預報能力,提高能源氣候安全早期預警能力是非常必要的。國能日新的“氣象預測預警平臺”通過氣象預警機制來完成狀態預報及預測結果調整,提升功率預測精度的同時,提高電網電力運行安全性,降低新能源場站考核,優化經濟效益。
對此,國能日新將于4月11日舉辦以《極端天氣預警解決方案保障新能源場站出力》為主題的微講堂直播活動,屆時,國能日新專家將從極端天氣頻發對新能源場站運行的影響及挑戰、各省份功率預測政策要求及趨勢、應對極端天氣預報預警解決方案等方面展開分享,敬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