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太陽能光伏資訊
太陽能光伏網

高位套現還是飲恨出局?施正榮賣掉亞洲硅業!

“人不可能兩次踏入同一條河流中”,曾因一次硅料采購上的誤判,導致尚德電力大廈傾覆的“光伏教父”施正榮,再度陷入因硅料而起的泥潭。

筆者獲悉,日前,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紅獅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收購亞洲硅業(青海)股份有限公司股權案》。其中指出,紅獅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簡稱“紅獅控股”)已與亞洲硅業(青海)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亞洲硅業”)的股東簽署了股份轉讓協議,亞洲硅業向紅獅控股轉讓53.5%股權。

交易完成后,紅獅控股共持有亞洲硅業65.7%的股權,成為后者的控股股東,施正榮夫婦徹底出局。

在易主之前,亞洲硅業也曾飛速發展,一度向科創板發起了沖擊。令人費解的是,硅料行業尚在高景氣周期,作為全球第六大硅料廠商,亞洲硅業理應還有不小的發展空間,施正榮卻為何在此時轉讓股權?

1

質疑不斷,麻煩纏身

亞洲硅業成立至今已逾16年,是一家不折不扣的“光伏老兵”。但在發展至今的過程中,一直伴隨著對原實控人施正榮夫婦違規資本操作的質疑。

根據公開資料,亞洲硅業成立于2006年,是一家光伏多晶硅供應商,成立之初的控股股東為亞硅BVI,彼時,尚德電力曾是亞硅BVI股東之一。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之后,光伏產業鏈遭受巨大打擊,亞洲硅業的主要產品——多晶硅價格暴跌。在此背景下,尚德電力于2010年12月拋售全部股權退出亞硅BVI,公司其他投資人受此影響信心大減,不愿再加碼投資,亞洲硅業生產經營面臨困難。

在此之際,施正榮出于對多晶硅材料長遠發展的考慮,于2011年5月通過其境外家族信托受讓了亞硅BVI老股東轉讓的91.33%的股份,取得了亞硅BVI的控股權,成為了公司的實際控制人。

但在這一過程中,因施正榮的關系,尚德電力與亞洲硅業之間過于緊密,屢被質疑兩家公司或存在不合規的資本運作手法。這種質疑,成為了亞洲硅業發展的“原罪”,一直伴隨這家公司十年之久。

2020年11月,亞洲硅業獲科創板上市獲得受理。筆者注意到,9個月后,上交所對其問詢的首個問題,即是對尚德電力、亞洲硅業兩家公司的人事與業務往來。

上交所指出:有舉報信及媒體報道,亞洲硅業2006年12月設立時的實際控制人是張宇鑫、廖暉,兩位實控人及公司設立時的各位董事均為施正榮的好友、親屬且大多投資并參與過尚德電力的海外上市或曾經在尚德任職。同時,亞洲硅業自成立開始便一直與尚德保持著密切的合作關系,與尚德簽訂了長達16年期限的15億美元無條件支付合約,用來為后者提供高純度多晶硅材料。

因此,上交所要求亞洲硅業闡明施正榮成為公司董事長的合理性,以及尚德和關聯方與公司之間的業務往來和資金往來情況,資金最終流向是否為施正榮及其關聯方。

此番陳年老舊的質疑,無論亞洲硅業如何在回應中為自己辯駁,終難改變市場和監管對其資本層面的“壞印象”。種種原因之下,亞洲硅業在2022年5月撤回了科創板的上市申請。

上市不成,麻煩接踵而至,起因在于一份上市前的對賭協議。

除施正榮夫婦控制的亞硅BVI外,亞洲硅業其余九名股東持股比例均在8%以下,包括西寧市國資委、南京銀行控股的一家基金,以及深創投等。

據發行文件披露,亞硅BVI以及施正榮與亞洲硅業其他股東簽署了對賭協議,若亞洲硅業在2022年12月31日之前未實現在中國境內公開發行股份并上市,則亞洲硅業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共同連帶回購投資方持有的公司全部或部分股權。

亞洲硅業曾表示,盡管補充協議中約定了申報后上述對賭、回購等條款自動終止,但若公司未能在2022年12月31日之前完成發行上市,則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仍存在執行該協議并按照與投資方事先約定的固定收益,回購公司股票的風險。

這意味著,施正榮夫婦,必須向投資方支付大量現金回購股票。而在上市這一局已經敗北的情況下,或許是因為手中現金有限,不得不尋求外部企業的資助,好讓自己能夠安身脫困,這或許是其賣掉亞洲硅業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2

風口抽身,燃眉之急

眾所周知,光伏行業一直有很強的周期性,尤其是硅料環節,短缺與過剩時常交替,而目前行業的普遍判斷是,硅料環節即將迎來過剩周期。

硅業分會曾指出,到2023年底,國內硅料在產企業數量將增加至20家以上,年產能增量約104萬噸/年。而截至2019年底,國內在產多晶硅企業數量只有13家。硅料環節未來的競爭烈度可想而知。

但產能過剩并不能解釋施正榮放棄亞洲硅業控制權這一行為。首先,公司已經多次經歷過硅料周期,比起新建產能,亞洲硅業無疑更具競爭力。其次,即便行業即將下行,但總有上行之時,長期持有亞洲硅業具有可行性,況且若想要抵御風險,轉讓一部分股權變現一部分便可以,根本無需放棄控制權。

因此,從常理上看,施正榮沒有必要現在賣掉亞洲硅業,除非是有什么燃眉之急。

但不巧的是,如今的亞洲硅業,確有燃眉之急。

筆者注意到,在亞洲硅業招股書中,明確提到了公司的短期負債壓力。

其中寫道,2017年至2020年中,發行人流動負債分別為16.2億元、11.8億元、9.7億元和9億元,占負債總額的比例分別為71.93%、57.10%、56.87%和57.63%。

各期末,發行人流動比率分別為0.73、0.86、0.99和1.07,速動比率分別為0.64、0.78、0.90和0.97,公司在逐年調整負債結構,降低短期負債占比,但短期償債壓力仍然較大。公司流動比率、速動比率不高,存在長短期資產負債錯配營運的情況,公司流動負債占比較高,將增加發行人短期償債壓力。

與此同時,近年來,隨著公司經營規模擴張,銀行借款、融資租賃等債務規模也隨之增長,較大的投資規模導致公司對外部融資存在較強的依賴性,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升公司債務規模,加重公司債務負擔。短期內公司債務負擔仍將維持較高水平。

債務如此之高,亞洲硅業的現金情況卻岌岌可危。截至2020年6月,亞洲硅業的貨幣資金為9400萬元,但短期借款達到了5.7億元!此外還有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5400萬元,資金缺口較大。

在招股書之后,上交所對亞洲硅業進行了三輪問詢,幾乎都提到了負債問題。其中在亞洲硅業回復第三輪問詢的財務事項說明文件中,補充了2020年末的公司負債情況,可以看出沒有好轉。

文件指出:截至2020年末,公司負債總額18.6億元,短期借款6億元,持有貨幣資金1.36億元;截至2021年6月,公司短期借款金額為6.1億元,持有貨幣資金1.8億元。資金與短期負債的差距仍然十分巨大。與此同時,亞洲硅業經營活動現金流凈額與短期負債的差距同樣十分巨大。

此外,上交所還對亞洲硅業應收賬款回款慢,質押借款、抵押借款和保證借款等現象提出了問詢。綜合來看,債務壓力已然成為了亞洲硅業的面臨的巨大難題。

或許是為了救急,亞洲硅業曾于2022年兩次轉讓股權,合計約12%。但這兩次轉讓股權并沒起到根本性作用。最終,只能指望白衣騎士的出現來化解危機了。

筆者了解到,收購施正榮夫婦股份的紅獅控股于2004年3月25日成立于浙江省蘭溪市,公司實控人為章小華,主要業務為水泥、環保、金融及類金融投資。在全國水泥行業,紅獅控股排在第四位。

2022年以來,紅獅控股一直在積極布局新能源領域,至少成立了6家新能源公司,主營輸配電及太陽能發電、產品銷售業務。與此同時,紅獅控股還成立了兩家硅材料公司,在青海海東設有25萬噸/年工業硅項目,在阿克蘇設有年產12萬噸工業硅項目。

將亞洲硅業收入囊中,能大幅提升紅獅控股在新能源行業上的布局,幫助其成為硅料行業中的重要玩家。放棄硅料,拿到大筆現金的施正榮,未來將在光伏哪個環節重金下注或者用著他處,懸念值得關注。

最新相關
實力出圈!亞瑪頓驚艷亮相 SNEC 2023

實力出圈!亞瑪頓驚艷亮相 SNEC 2023

Almaden SNEC 20235月24日,SNEC第十六屆(2023)國際太陽能光伏與智慧能源(上海)大會暨展覽會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隆重舉行。在這光伏行業的頂級盛會上,亞瑪頓攜極限超薄光伏玻璃、美學彩釉玻璃...

晟成光伏掀起智造新浪潮

晟成光伏掀起智造新浪潮

SNEC 20235月24-26日,SNEC光伏大會暨(上海)展覽會盛大召開,作為亞洲乃至全球最具影響力的光伏盛會,SNEC聚集了95個國家和地區共3100多家企業參展,為各光伏企業及業內觀眾創造了廣闊而專業的國...

燃!SNEC 2023重磅簽約、新品奉上!

燃!SNEC 2023重磅簽約、新品奉上!

大家好,這里是依舊為SNEC 2023忙得輪軸轉,只為給大家帶來熱騰騰新鮮報道的PV Tech極致小編。之前推送的展會第一天現場報道,品牌光伏公司展位、新品還沒看夠?沒關系。在此,我們繼續放出“...

合康新能戶儲方案齊亮相SNEC

合康新能戶儲方案齊亮相SNEC

2023 年 5月24-26 日展位號: N8-570作為中國頗具國際影響力的專業化光伏儲能盛會,SNEC 第十六屆 (2023) 國際太陽能光伏與智慧能源 ( 上海 ) 大會暨展覽會拉開帷幕。美的工業技術旗下綠色能源...

亚洲精品极品无码人妻_亚洲精品av在线国自产拍_亚洲第一色片av网_欧美黄色网站午夜剧场

<option id="4mvxg"><source id="4mvxg"><tr id="4mvxg"></tr></source></option>

    <track id="4mvxg"><span id="4mvxg"></span></track>
    <nobr id="4mvxg"><optgroup id="4mvxg"></optgroup></no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