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上漲近兩年時間的多晶硅價格,終于在2022年末“跳崖”。據最新數據顯示,近日多晶硅采購價格已跌破15萬元/噸,近一月內價格下跌超過50%。上游原材料大跌迅速傳導至光伏組件,終端需求強勢復蘇。
一直被業內看好的萬億BIPV市場,也再次迎來了兩大千億巨頭的加速布局。
兩大千億巨頭加速布局
近日,晶科能源與中天綠能就建筑光伏一體化技術研發、體系建設、業務布局、項目實施等各個方面展開討論,并達成戰略合作關系。
龍元建設與天合光能簽署投資協議,雙方確認并同意以龍元明筑作為雙方在光伏建筑一體化業務領域的核心合作平臺,共同投資龍元明筑開展業務。三方管理層持股平臺擬分三期對龍元明筑進行增資擴股,總增資金額約人民幣14.5億元。
其中,中天綠能為中天控股全資子公司,后者的“工程服務”板塊,經營地域覆蓋國內三十幾個省、市、自治區,海外業務已拓展到非洲、東盟及南亞等地,年竣工面積超4100萬平方米。龍元建設則是一家以工程總承包、基礎設施領域全生命周期服務,以及綠色建筑為主業的大型企業集團。
毫無疑問,這又是光伏企業與建筑企業的強強聯手。事實上,類似的跨界聯手早已不是“新鮮事兒”。
光伏建筑企業跨界聯手
2021年3月,隆基宣布斥資16.35億元收購森特股份股權,成為后者第二大股東,在業內引起轟動,也讓BIPV成為資本市場追捧熱點。
雙方合作的基礎,是隆基在2020年8月發布的“隆頂”。據隆基表示,這是其在BIPV領域的第一款產品,可實現定制化設計、現場裝配式施工,與建筑適配性和貼合性更強,開創了“裝配式BIPV”這一全新品類。
2021年10月,天合光能發布面向BIPV的明星產品“天能瓦”,新品采用榫卯結構和無導軌設計,各個構件之間的結點以榫卯相吻合,組成安全、緊固的框架體系,同時兼顧施工運維的便利性,有效降低成本。
同時,天合光能還宣布與國內領先的建筑金屬圍護系統集成服務商多維聯合集團達成戰略合作。
2022年4月,晶科能源正式N型BIPV彩鋼瓦產品——晶彩系列。涵蓋建筑立面、工商業屋頂及戶用屋頂三大主要應用場景,效率最高可達21.54%。
此后,晶科能源宣布與同濟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都境建筑設計院簽署BIPV領域戰略合作協議。
2021年9月,晶澳科技則與東方雨虹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旨在光伏屋面一體化領域達成全方位的深度合作,在全國范圍內共同推動“BAPV”和“BIPV”光伏發電項目。
萬億市場即將爆發
千億光伏巨頭扎堆與建設企業展開合作,與頂層設計密不可分。
2021年,國家能源局、住建部等先后發布“整縣推進”、《“十四五”住房和城鄉建設科技發展規劃》、《建筑節能與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規范》,直指分布式光伏及BIPV市場,讓企業看到了光伏市場的又一個“風口”。
當然,這個“風口”也有足夠的吸引力。
據興業證券測算,中國已有建筑面積600億平,其中可安裝面積約占100億平,對應BIPV裝機總潛力約為1500~2000GW,相應市場規模高達5萬億元~10萬億元,是個“前途無量”的萬億市場。
本次晶科能源與天合光能不約而同加速在BIPV市場的布局,只是光伏企業布局BIPV市場的縮影,近期硅料價格的大幅下降,恰好加速了這一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