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1日,隨著現場工作人員按下合閘按鈕,國家能源集團山東公司首個大型水上光伏發電項目――聊城公司202兆瓦水庫光伏成功并網發電。這是目前國內第二大水上漂浮式光伏電站、集團公司投產的最大水上漂浮式光伏項目,預計年發電2.2億千瓦時,可為山東省提供優質的綠色電力供應。
該工程被列為聊城市可再生能源示范工程,位于山東省聊城市東昌府區堂邑鎮,總投資9.6億元,利用聊城公司自用水庫4400余畝閑置空間,安裝光伏組件37萬余塊,裝機容量達202兆瓦;配套建設220千伏升壓站一座、44兆瓦/88兆瓦時儲能電站一座。項目投產后預計年發電2.2億千瓦時,每年節約標煤約6.9萬噸,減排二氧化碳約18.9萬噸、二氧化硫約42.2噸、氮氧化物約44噸、煙塵約8.5噸,可有效改善聊城公司電源結構、降低煤炭消耗、實現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并為當地經濟發展提供穩定優質的綠色電力支撐。
該項目運用遠程集控、智能感知、智慧決策等多項創新技術,探索嘗試浮體位移監測系統、組件自動清洗系統、無人機巡檢、驅鳥裝置等先進技術。光伏組件安裝在水庫水面上,可遮蔽陽光,有效減少水汽蒸發;水的蒸發冷卻可降低光伏組件工作溫度,從而提高組件工作效率,實現工業用水與光伏發電利用完美結合;同時,項目施工采用先水上安裝浮筒固定錨,岸上安裝光伏陣列支架組件,移動光伏陣列入水,最后在水上拼裝光伏方陣并進行就位固定的先進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