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能離奇,但是還是別離譜。
上一個離譜故事的主角或許是沒落餐飲跨界光伏的中科云網,瘋狂跨界后,在今年4月末達到頂峰,計劃以不到2億資產撬動50億光伏電池項目投資。同樣是長達九年的瘋狂跨界,今天的主角卻在上演更加離譜的故事。
5月30日晚間,聆達股份發布公告,公司與銅陵獅子山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簽訂《項目投資協議書》,擬在安徽銅陵獅子山高新區投資約91.50億元,建設年產20GW高效光伏電池片產業基地項目。
來源:公司公告
項目分兩期建設,其中項目一期計劃總投資41億元,建設年產10GW-Topcon高效電池片產線。其中固定資產投資約36億元,除政府代建約12億元外,公司將通過自有資金、自籌資金投入約24億元。項目二期計劃總投資約50.5億元,建設年產5GW-Topcon高效電池片產線及5GW-hjt電池片產線。
在兩期項目建成后,將由公司和銅陵獅子山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共同引進光伏產業鏈配套企業,即三期項目,計劃總投資約33.5億元,其中固定資產投資約26億元。
聆達股份表示,二期項目全部達產后,年產值預計達到240億元。項目三期達產后年產值約100億元,年納稅約2億元。
新能源微報DataBM.com注意到,在這份投資公告中,聆達股份表示“將在獅子山高新區建成光伏高效電池片以及光伏組件、光伏支架制造等產業集群,支持聆達股份成為國內高效光伏電池片行業領先企業?!?/p>
6年跨界熱點碰瓷“王”
當然,支撐著聆達股份這份野心的肯定不是其3月末期賬面上7192萬的現金。
聆達股份切入光伏賽道,細究下來,可以追溯到2014年,當時還是易世達的聆達股份利用超募資金收購了格爾木神光新能源有限公司,布局光伏發電,不過因多方原因,該電站業績一直不盡人意,2016年又再次試圖推進屋頂光伏項目,最終還是未能如愿。
隨后2017年,聆達股份又開始著眼于金融投資、高科技投資等領域,成立了上海易世達商業保理有限公司、聆感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并將以此作為公司金融投資、高科技投資的管理平臺。
然而新板塊尚未起色,2018年又迅速布局大健康、科創領域。
一年后,聆達股份再次宣布進軍裸眼3D和工業大麻領域。
至此,余熱發電已不再是公司主營業務,2020年4月,聆達股份發布更名公告,正式由“易世達”改名為“聆達股份”。
6年不下7次跨界后,追逐熱點的聆達股份不但沒能迎來一直向往的“多元驅動”發展布局,反而處處碰壁。
再度易主回歸光伏
這一切的轉折來自于一次人事變動。
2020年7月,聆達股份控股股東杭州光恒昱及杭州光恒昱合伙人廈門追日投資、廈門熙旺發展及實際控制人劉振東與王正育、王妙琪父女簽署了《合伙企業份額轉讓協議》,王正育、王妙琪通過受讓杭州光恒昱的全部合伙份額進而間接控制聆達股份,聆達股份完成實控人變更。
次月,聆達股份注銷控股子公司上海易世達商業保理有限公司后正式退出商業保險業務。同月,暫停超募資金建設終止使用超募資金投資建設工業大麻基材產香薄片生產基地和工業大麻素加熱不燃燒非煙制品加工基地項目。
9月,聆達股份宣布以2.87億收購寨嘉悅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70%的股權,再次殺回光伏,開始布局太陽能電池領域。
這一次,聆達股份似乎終于押對了寶。
2020年公司財報顯示,聆達股份報告期內實現營業2.8億元,其中因收購嘉悅新能源新增的太陽能電池業務收入為2.1億元,毛利率為24.4%。
從結果看,這像極了一場“雙向奔赴”。因為在此前的《重大資產購買報告書》中,聆達股份曾披露,2020年1-6月、7-9月嘉悅新能源的毛利率分別僅為-0.45%和14.56%。
然而,喜悅尚未持續一周,就在2020年年報發布6天后,公司突然等來了深交所的問詢函,要求說明嘉悅新能源第四季度業務毛利率大幅上升的原因及合理性,并與同行業可比上市公司同類產品對比分析是否存在重大差異,以及四季度應收賬款較三季度末大幅增加4,508.2萬元,是否存在放寬信用政策以增加銷售或提前確認收入的情形。
隨后,聆達股份雖然就相關問題給出解釋,但經此一事,聆達股份日后的轉型之路再添不確定性。
實控人被立案沒有“鈔能力”但有野心
雖然轉戰光伏后交出的第一份成績單遭到外界質疑,但絲毫沒有影響到聆達股份愈挫愈勇的決心。
2020年12月末,聆達股份發布12億募資計劃,用于推進金寨嘉悅新能源二期5.0GW高效電池片(TOPCon)生產項目。
然而卻再次遭遇變故,2021年1月,因涉嫌內幕交易,一手推進公司光伏業務的實控人王正育被證監會立案調查,公司12億募資計劃也隨即夭折。
一年后的7月,聆達股份再次易主,黃雙成為了新實控人。
算上此次,聆達股份不到20年間,遭遇四度易主。
在經歷年報疑云,實控人被立案、再次易主等一系列變故后,聆達股份跨行三年的業績也可見的慘淡。
2020年-2022年,公司分別實現營收約2.82億元、10.80億元、15.98億元。截至2022年底,太陽能電池業務占比超95%。
但聆達股份近三年來并未實現盈利,歸母凈利潤分別為-5601.67萬元、-7102.94萬元、-1692.80萬元。
截止2023年一季度末,公司總資產僅21.04億元,賬面貨幣資金僅7192.3萬元。
三年多過去,聆達股份光伏布局僅從嘉悅新能源一期電池產能3GW升級到3.5GW,二期5GW項目募資也才剛被再次提起。
此番百億投資能否順利推進,后續又能否幫助聆達股份擺脫虧損局面并順利在光伏行業站穩腳跟,一切都尙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