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贛南大地上,綠色已經從紅土地上萌芽而出,夕陽西下,一抹抹落日的余暉照耀在一排排锃亮的深藍色光伏板上,結束勞作走在會昌縣莊口鎮鄉間路上的王老伯笑開了花,指了指山坡上“農光互補”光伏發電設施說“這些電站不僅僅是發電的,利用荒地給我們老表一年下來就增加了幾萬塊收入,它真是我們的取款機”——這只是贛州銀行聚焦鄉村振興,探索“鄉村振興+綠色金融”發展模式的一個剪影。
優化體制機制提升服務效能
自2022年以來,贛州銀行啟動了一系列針對客戶服務的機制改革,充分發揮城商行“短、平、快”的優勢——在項目服務機制上,總行層面成立市場營銷委員會,由總行行長任組長,解決客戶服務過程中的難點、堵點、痛點;總行賦能機構,前端業務處理中心響應客戶需求,下沉一線提供綜合金融服務方案;中后臺開辟專項通道,針對“綠色金融+鄉村振興”項目專人審查、限時完結。在產品研發上,充分激發產品創新活力,將“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方式相結合,切實了解市場需求,打造的“綠業貸”拳頭產品,針對光伏發電等綠色金融項目融資提供專屬利率優惠,有效降低企業融資成本;結合光伏項目投資運營周期長的特征,提供期限10年以上長期貸款;對于鞏固地區脫貧成果的項目,更是采用批量授信方式,筑牢減貧防線。通過這一系列創新措施,切實滿足市場需求,提升金融服務效能。
多邊延伸合作探索支持模式
贛州銀行還不斷拓展“支持鄉村產業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綠色朋友圈”,共同探索支持鄉村振興的新模式。為密切“政銀”關系,在2022年就與會昌縣人民政府簽訂鄉村振興總對總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打造“縣振興集團+鄉鎮子公司+村級合作社+龍頭企業+農戶”合作新模式,探索鄉鎮經濟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綠色發展新路徑;聯動省融擔、省信擔、贛州市融擔等各級專業擔保機構,探索“見貸即?!蹦J?,解決鄉村客戶缺乏有效增信措施的難題;支持行業區域龍頭企業,挖掘核心企業潛能,與豐安技術等區域優質企業,探索“荒地開發利用+鄉村特色產業”、“礦山治理+綠色能源”等鄉村產業綠色發展模式。通過一系列壯大“朋友圈”舉措,打破信息不對稱的壁壘,使“鄉村振興+綠色金融”領域抵押擔保貸款占比較一般貸款低近8個百分點,超75%的貸款采取保證擔保方式發放,有效降低對抵押物等強增信措施的依賴。
壯大綠色引擎培育振興動能
作為老區長期奮斗在“鄉村戰線”的金融力量,贛州銀行始終堅持“實現鄉村可持續發展,必須激發產業發展內生動力”的理念。會昌某光伏項目建成后25年可累計節約標準煤20萬噸,減少碳排量16萬噸。同時,項目采用“農光”互補的方式建設,組件間隙可以套種臍橙近10000株,將荒山變成“資源庫”,給周邊村民提供就業崗位超50個,村民們不僅可獲得荒地出租收入,還可獲得基地務工收入,一年下來增收數萬元。在2022年,會昌支行工作人員即主動上門為客戶提供綜合金融服務方案,發放項目貸款超5000萬元,并持續延伸項目上下游普惠客戶,促進鄉村振興資金支持由“輸血”向“造血”轉變。截至2023年2月末,贛州銀行結合江西地域光照豐富地理特征,利用分布式光伏項目“無污染、收益穩、一次投入長期受益”的優點,已累計為江西10個縣(區)的光伏發電項目建設提供貸款支持近12億元,有效點亮紅土地鄉村產業發展“綠色”引擎。
晴光燦爛春色好。贛州銀行將全方位、立體化為美麗鄉村振興持續提供綠色金融服務支撐,為贛鄱鄉村振興注入金融能量,讓農業更強、農村更美、農民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