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泰證券發布研究報告稱,看好2023年工商業光伏維持高景氣度,南網四省(除云南以外)、中部(湖北/湖南/河南)、東部(上海/江蘇)有望成為投資的新熱區。相對于其他光伏項目,工商業光伏盈利更高的本質源于對“電網購電溢價+輸配電價+政府性基金及附加”的抽成;且可持續性基于兩個長期趨勢,即電力系統消納成本上升和光伏LCOE下行。該行預測工商業光伏滲透率有望從2022年的8.2%升至2030年的25.7%。
重點推薦:1)南網能源,光伏裝機有望超預期,工商業光伏投資熱點區域優勢顯著;2)港華智慧能源,2023-24年業績表現向好,城燃主業復蘇并提供穩定現金流,再生能源業務加速落地。
華泰證券主要觀點如下:
電價上行+成本下行,分布式光伏收益率向好
2023年分布式光伏收益率有望同比上升,其中27個省市達到投資經濟性(全投資IRR不低于6%);大部分省市戶用光伏依然需要通過加杠桿才能實現合理回報。該行測算,2023年20個省市工商業光伏IRR同比上升,其中7個省市的升幅超過1.5個百分點;但個別地區工商業光伏IRR同比下降,山東/寧夏/蒙東分別降3.7/1.8/0.8pp,因分時電價規則大幅調整,導致光伏平均電價同比下降25%/16%/6%。隨著2023年多晶硅與硅片的產能逐步釋放,光伏組件價格下行的趨勢已基本確立。工商業電價每變化1分錢,IRR同向變化0.248pp;組件價格每變化0.1元/瓦,IRR反向變化0.245pp。
從電價結構看工商業光伏盈利本質和可持續性
相比光伏上網電價(集中式光伏/戶用光伏/工商業光伏余電部分的上網電價),工商業電價還包括電網從電源側購電的溢價(電力交易漲價和平衡成本、2023年2月山東/浙江/廣東的代理購電價格相比基準電價漲幅分別為23.0%/22.7%/24.1%)、輸配電價和政府性基金及附加。工商業光伏投資商賺取了上網電價以外的額外收益,而用電方則享受更低的用電平衡成本和輸配成本。該行認為工商業光伏的超額收益(相比于集中式光伏)具備可持續性,主要來自于兩個長期趨勢:1)消納成本的上升,因風光滲透率不斷提升;2)光伏LCOE的下行,因光伏技術不斷進步。
從用電總量角度看工商業光伏滲透率和潛在空間
選取13個行業作為工商業光伏目標市場,2018-22年總用電量由4.79萬億度增至6.06萬億度,CAGR為6%。在相對理想的發電和用電場景下,工商業光伏可供電量占總用電量比例約為17%左右。該行測算2022年工商業光伏目標市場的潛在可裝機量為1,122GW、并有望在2030年提升至1,506GW,滲透率有望從8.2%升至25.7%。該行認為2023年南網四省(除云南以外)、中部(湖北/湖南/河南)、東部(上海/江蘇)將成為工商業光伏投資的新熱區,因滿足三大條件:1)迎峰度夏電力供需緊張、2)工商業平均電價顯著上升、3)投資回報率不低于6%。
競爭態勢趨于白熱化,競爭壁壘逐步顯現
2022年分布式光伏龍頭并網和開發份額持續提升,項目拓展能力正得到逐步驗證;城燃企業依托客戶資源優勢和強大現金支撐,入局工商業光伏市場;光伏行業老玩家紛紛布局戶用光伏市場。在行業競爭態勢趨于白熱化的階段,該行認為有三大競爭壁壘正在逐步形成:1)屋頂資源壁壘,工商業看客戶儲備,農戶看人際關系;2)方案設計能力,是否擁有專業人才隊伍,從開發、投資到運營及項目后評價全套標準規范;3)設備集采優勢:優化投資成本,提高安全邊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