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晶澳科技發布公告稱,深交所對公司報送的向不特定對象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的申請文件進行了核對,決定予以受理。
根據2月24日披露的可轉債預案,晶澳科技本次計劃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募資不超過89.6億元,將用于包頭晶澳(三期)20GW拉晶切片項目、年產10GW高效電池和5GW高效組件項目、年產10GW高效率太陽能電池片項目及補充流動資金。
對于發行可轉債,晶澳科技表示,本次募投項目是在公司現有主營業務各生產環節產能的基礎上進行的擴張,將主要增加公司的硅棒、硅片、電池產能,提升公司各生產環節產能的匹配性,從而持續完善公司的垂直一體化產業鏈布局。
這不難看出晶澳科技加碼光伏產業鏈的決心。其實,作為光伏組件龍頭,近年來,光伏產業高景氣之下,晶澳科技有布局全產業鏈的計劃,據不完全統計,在2022年,晶澳科技共披露了8次“建設公司一體化產能”的公告,擬投資建設的項目金額總計高達385.78億元。
其中不乏有超百億的項目,在2022年5月的投建計劃中,曲靖10GW高效電池、5GW組件項目以及合肥11GW高功率組件改擴建項目,共計投入102.9億元;2022年12月的投建項目中,石家莊年產10GW切片及10GW電池項目、石家莊新型電池技術研發中心組件項目、東臺年產10GW電池和10GW組件項目,共計投入115.47億元。
到了2023年,公司擴產腳步仍未停歇,晶澳科技1月19日公告顯示,公司擬在鄂爾多斯市建設光伏全產業鏈低碳產業園項目,項目包括建設生產15萬噸/10萬噸光伏原材料、20GW拉晶、20GW硅片、30GW光伏電池、10GW光伏組件及配套輔材項目,總投資約400億元。
2月4日,晶澳科技又公告稱擬對公司一體化產能進行擴建,投資惠山年產500臺單晶爐項目、惠山年產100噸漿料項目,預計投資額3.56億元。
而晶澳科技的擴產也是意在搭上光伏業高速增長的東風。根據IHSMarkit2022年12月份發布的預測,未來幾年全球光伏新增裝機將持續高速增長,預計2026年全球光伏新增裝機容量將達到432.79GW,為2021年全球光伏新增裝機容量的2.4倍。
據了解,在公司大手筆布局光伏產業鏈之下,目前晶澳科技主營業務已經包括硅片、太陽能電池片及太陽能電池組件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以及太陽能光伏電站的開發、建設、運營等,根據晶澳科技規劃,預計到2023年底,公司硅片、電池、組件產能將分別達70GW、70GW、80GW。
業績上,1月15日披露的業績預告顯示,公司2022年預計實現歸母凈利潤48-56億元,同比增長135.45%-174.69%;預計實現扣非凈利潤48.2-56.2億元,同比增長160.99%-20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