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下旬以來,硅料和硅片價格出現下跌,目前多晶硅硅料的價格相比年內最高位時跌幅超過10%以上。機構認為,硅料和硅片價格下探已經非常明顯,并對明年光伏需求保持樂觀,推薦關注渠道領先、產業鏈穩定的領先標的。
光伏個股集體大漲
盤面顯示,26日光伏板塊整體大漲5.93%,其中漲幅超10%的個股多達14只,分別是海優新材、中信博、固德威、上能電氣、高測股份、陽光電源、天合光能、金辰股份、科士達、鈞達股份、意華股份、科華數據、歐晶科技、鹿山新材。
個股方面,海優新材26日股價漲幅高達20%,該公司三季報顯示,公司1至9月份實現營業收入41.32億元,同比增長106.42%;實現凈利潤1.33億元,同比增長10.49%。公司2021年底膠膜產能6億平,2022年計劃擴產3.5億平。
“2022年上半年泰州工廠已順利達產,上饒二期2022年三季度已達產,2022年底總產能達9.5億平。2023年硅料價格下行有望帶動地面電站需求提升,同時電池新技術放量帶動POE類盈利回升,2023年公司新增產能放量,且粒子保供能力強?!睎|吳證券分析師陳睿彬預計,公司2022全年出貨8.5億平-9億平,同比增長80%。
光伏市場依舊廣闊
隨著多晶硅料產能釋放,野村東方國際分析師馬曉明表示看好兩個市場的放量,“一是受益于組件價格下降,國內大基地項目加速建設;二是隨著供給釋放,美國市場有望出現較大增長。從供需偏緊的角度來看,高純石英砂和POE粒子將是2023年最短缺的環節,硅片、組件有較強的供應鏈管理才能保證產品出貨和超額利潤。預計2023年全球需求將呈現復蘇,而硅料價格下降中釋放的利潤,將在產業鏈內重新分配?!?/p>
12月20日,海關總署發布11月出口數據顯示,組件出口同比穩增,環比略有下降。2022年11月全國電池組件出口金額為228.05億元,同比增長35.69%,環比下降5.95%;1-11月全國電池組件累計出口金額為2864.76億元,同比增長74.24%。
對此,華創證券分析師黃麟認為,受益于組件價格下降,預計國內需求有望實現高增長。建議關注盈利有望改善的一體化組件環節,如天合光能、晶澳科技、晶科能源、隆基綠能等;建議關注國內逆變器廠商,如禾望電氣、上能電氣等;建議關注德業股份、昱能科技、陽光電源等。TOPCon即將進入量產階段,建議關注設備捷佳偉創等;異質結預計將迎來量產元年,建議關注邁為股份、愛康科技、寶馨科技、正業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