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新能源大爆炸的第518篇原創文章。文章僅記錄《新能源大爆炸》思想,不構成投資建議,作者沒有群、不收費薦股、不代客理財。
今年新能源行業總體表現不是很好,但過程中卻也不乏一些亮點,比如儲能板塊上半年就一度表現超級生猛,而在光伏板塊里,卻有兩個環節,全年都表現非常低迷,而它們也有望成為2023年的潛力方向。
01光伏膠膜2023年值得重點關注
光伏行業中,今年就數光伏玻璃和光伏膠膜環節表現的最糟糕了,原因都是因為光伏上游原材料價格高企,下游需求萎縮,導致產能明顯過剩,價格跌跌不休,嚴重壓制了二級市場的走勢。
相比光伏玻璃,光伏膠膜的邏輯還要更加糟糕,除了產能過剩的問題,今年上游EVA粒子受制于全球貨運的問題,供應緊張,價格持續上漲,光伏膠膜廠商無法將成本壓力向下游傳導,只能自己承受上游漲價壓力。
好在形勢時刻在變化,今年很慘的光伏膠膜環節,明年卻有機會成為光伏行業里面比較好的環節。
核心邏輯還是光伏2023年展望的:2023年光伏行業的邏輯在于上游硅料將迎來價格拐點,中下游將受益。
后續隨著下游需求快速釋放,組件產量的增長將拉動光伏膠膜需求的增長,行業的產能過程問題將得到環節,向下游傳導成本的能力也將提升,行業前排公司,尤其是這兩年擴產激進的公司反而有機會受益于庫存溢價,驅動公司業績增長。
基于這個主邏輯,再基于2023年的硅料是否迎來價格拐點,以及即使迎來拐點,降價幅度有多大不是很確定的情況下,還是重點選擇彈性更大的品種,選擇了今天追蹤海優新材,它有望是2023年彈性比較大的公司。
02彈性足夠大的海優新材
海優新材很早就覆蓋和追蹤過,新能源大爆炸是比較看好它的,光伏膠膜環節雖然單GW投資成本比較低,理論上市場應該是比較分散的,但由于光伏膠膜對于組件的使用壽命影響比較大,成本占比又很低,下游偏向于選擇比較穩定可靠的廠商,行業的集中度非常高,CR3達到了80%以上!
其中海優新材2021年出貨2.46億平,全球市場份額達到12.8%,位居全球第三,僅次于福斯特和斯威克。
目前福斯特是行業絕對龍頭,占據全球超過50%的市場份額,市場下游為了供應鏈安全都在盡力扶持二供、三供,行業第二和第三充分受益于這個過程,海優新材為了把握這個機會,也是在加速擴建產能,劍指行業第二。
公司2021年底膠膜產能6億平,2022年計劃擴產3.5億平,上半年泰州工廠已順利達產,上饒二期Q3也已達產,今年底總產能將達到9.5億平。而據網上的信息,到2022年底,斯威克的年產能也就9億平方左右,也就是很有可能今年海優新材就將在產能上超越斯威克,躍升為行業第二。
伴隨著快速的產能和出貨快速擴張的是公司持續緊張的經營活動現金流凈額。
今年三季報就更明顯了。
03海優新材2022年三季報簡析
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收41.32億元,同比增長106.42%;實現歸母凈利潤1.33億元,同比增長10.49%;扣非凈利潤1.22億,同比增長1.72%,明顯的增收不增利。Q3單季度就更明顯了,實現營收13.18億元,同比增長66.35%,環比下降16.89%;實現歸母凈利潤-0.75億元,而去年同期是4107.66萬元,第二季度是1.31億;扣非凈利為虧損8474.32萬,去年同期是4025.92萬,第二季度是1.3億。
之所以如此慘淡,原因就是上面說的,下游需求不振,產能過剩,上游卻持續漲價,公司兩頭受擠壓。上半年公司采購的EVA粒子都處于比較高的價位,9月份EVA粒子價格有所下降,但由于膠膜環節的產能過剩,光伏膠膜的價格也同時快速下跌,形成了高成本和低價格的剪刀差。
Q3公司的膠膜均價約13.2元/平,環減約8%,處境非常艱難。
從毛利率和凈利率的變化看更明顯:前三季度毛利率僅為9.27%,同比下降了3.04個百分點,Q3毛利率更是為-1.24%,同比下降了11.86個百分點,環比更是暴降16.72個百分點。前三季度凈利率為3.23%,同比下降2.79個百分點,Q3歸母凈利率-5.67%,同比下降10.85個百分點,環比下降13.91個百分點。
好在市場都是預期你的預期,三季度的業績承壓已經在走勢上得到了體現,后續光伏行業真的迎來硅料價格拐點,下游需求量快速釋放,光伏膠膜環節的產能過剩明顯環節,上游的成本壓力也可以逐步將下游傳導,公司也將迎來業績拐點。
基于此,海優新材也將是2023年最值得關注的公司之一。
對了,有些人可能會問:為什么不選擇福斯特和斯威克呢?原因上面說了,彈性的問題,福斯特行業龍頭,彈性差一些,斯威克不是上市公司,此前被深圳能源收購了,深圳能源的主營業務并非光伏膠膜,不夠純正。
又純正彈性又大的就是海優新材了。
原文標題:2023年重點押注,足夠低位,彈性巨大的光伏細分小巨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