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頂尖的新能源一體化生產商正泰電器今天晚間宣布,旗下控股子公司正泰安能數字能源(浙江)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正泰安能”)擬擬進行增資擴股引進投資者,增資總金額22.294億元。
其中,國家綠色發展基金股份有限公司、中銀金融、中俄能源合作股權投資基金、南網系、國電投系等分別擬入股。此次引入新的投資方,企業的投前估值按照280億計算。
正泰電器對此表示,為搶抓雙碳目標發展機遇,促進公司戶用光伏業務持續高質量發展,優化資本結構,增強綜合競爭力,助力鄉村振興和共同富裕,公司控股子公司正泰安能擬增資擴股引進投資者,其中1.72億元計入實收資本,20.574億計入資本公積。該公司及現有股東均放棄本次增資的優先認購權。
本次增資擴股完成后,正泰安能的注冊資本將由22.757億元增至24.48億元,正泰電器對正泰安能的持股比例將由67%變更為62.3035%,正泰安能仍為公司的控股子公司。
筆者從入股名單中看到,國家綠色發展基金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國家綠色發展基金”)、中銀金融資產投資有限公司(下稱“中銀金融”)、中俄能源合作股權投資基金(青島)合伙企業(下稱“中俄能源合作股權投資基金青島”)、南網能創股權投資基金(下稱“南網能創”)、海南綠行股權投資基金合伙企業、青島國潮共富股權投資合伙企業、廣州越秀金蟬五期股權投資基金以及海寧慶能創業投資合伙企業等8家機構入股,總計投資22.294億。其中,國家綠色發展基金擬入股10億,中銀金融資產擬入股5億。也是此次戰投中投資額預計最大的兩家。
以下是正泰安能的增資前后股權結構對比:
本次增資定價為投前估值人民幣280億元,上述投前估值不包括本輪首批出資人的投資金額,首批出資人出資情況詳見公司于2022年11月15日披露的《關于控股子公司增資擴股的公告》。該定價參考了正泰安能所處行業發展趨勢、自身戰略、業務規劃等各方面因素,本次增資價格由交易各方本著自愿、公平、誠信的原則,經友好協商共同確定。
從戰投名單中,筆者發現:國家綠色發展基金最大股東為中國財政部,工行及中國銀行、中國建行、中國農行等皆有投資。(以下是國家綠色發展基金的股權結構)
中銀金融資產的母公司為中國銀行。
中俄能源合作股權投資基金青島,則是國電投持股50%的基金。
南網能創的第一大股東為南方電網資本控股有限公司,持股比例為35.86%。
海南綠行股權投資基金合伙企業,其股權結構中,出資最大的是南方電網資本控股有限公司及海南省交通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各持股49.67%。
此外,由越秀系作為控股股東的廣州越秀金蟬五期股權投資基金也參與其中。
正泰安能主要從事戶用光伏能源運營與服務業務,本次增資擴股有利于優化正泰安能治理結構,進一步增強其內生動力和綜合競爭力,加大其主營業務持續性投入,為公司戶用光伏業務快速高質量發展提供資金支持,改善正泰安能的資產結構和財務狀況,符合正泰電器的長期發展戰略,有助于進一步增強公司核心競爭優勢。本次增資完成后,正泰電器將持有正泰安能62.3035%股權,正泰安能仍為公司控股子公司,不會對公司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持續經營能力等構成重大影響,不存在損害公司及股東利益的情形。
截至2022年前三季,正泰安能的總資產為344.4918億,凈資產49.97億,營收70.92億,凈利潤12.3352億。相比去年全年營收57億、凈利8.3423億來看,今年前三季度正泰安能的營收利潤在高速增長。
今天同期,正泰電器公布,為踐行公司“高科技、輕資產、平臺化、服務型”的戰略部署,進一步優化公司業務模式與資產結構,加快公司戶用綜合能源管理業務發展速度,公司控股子公司正泰安能擬根據戰略規劃以轉讓資產或項目公司股權等方式出售部分戶用光伏發電系統資產。為提高決策效率,董事會同意授權公司管理層辦理正泰安能下屬部分戶用光伏電站資產出售的相關事項,授權出售的戶用光伏電站總裝機容量不超過8000MW,授權期限為自董事會審議通過之日起至2023年12月31日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