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3毫米!
6張打印紙摞起來,竟是一塊玻璃的厚度。
這是宜昌南玻光電玻璃項目生產出的最薄電子玻璃,達到國內領先、國際先進水平。
南玻集團在宜昌的另一項目——宜昌南玻硅材料項目量產的光伏級多晶硅,其生產工藝、裝備水平和成本控制水平也達到國際先進。
瞄準國際領先技藝,填補國內產業空白,引領世界科技創新。南玻集團把技術要求最高的項目布局宜昌,填補了宜昌乃至湖北的產業空白,一條條新興產業鏈隨之興起。
0.33毫米,挑戰超薄極限
置身于宜昌南玻光電玻璃有限公司電子級超薄玻璃生產車間,幾乎看不見工人忙碌的身影。生產線上,一塊塊超薄電子玻璃經過原料配料、熔化、成形、退火、切裁等工藝后,由機械手自動包裝碼放。
該公司總經理助理孫亞明自豪地說:“整條生產線僅有10多名工人操作,主要環節全由機器自動完成。除冷端部分,生產線其余部分均是國產?!薄安AШ穸仍奖?,其透光性越佳,顯示效果更好,也更節能。而超薄電子玻璃對玻璃品質的要求極高。由于厚度極薄,對配料均勻度、熔化質量和成型退火切裁等工藝提出更高要求,若技術不成熟,則根本無法連續生產出達到電子顯示級要求的產品?!睂O亞明介紹,一直以來,1.1毫米以下厚度的電子玻璃的生產技術,被美國、日本、比利時、德國等發達國家壟斷,而這種超薄電子玻璃又被廣泛運用于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產品,是關鍵性顯示材料。
為攻克這片玻璃,南玻集團組成專門研發團隊,歷時一年自主研發出厚度僅0.33毫米的超薄電子玻璃,并實現量產,一舉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如今,宜昌出產的這種玻璃,已為主流手機廠商所廣泛采用。
而就在宜昌南玻光電玻璃有限公司隔壁,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光伏級多晶硅產品,也在源源不斷地產出,被廣泛用于光伏發電領域。
宜昌南玻硅材料有限公司采用目前世界單線最大的冷氫化生產線,并使用36對棒還原爐,使得單爐生產效率及能耗物耗水平國際領先。此外,該公司采用差壓耦合精餾技術,可降低40%能耗,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此外,由宜昌南玻顯示器件有限公司生產的觸控感應器,也采用了國際領先的卷對卷工藝技術,產品暢銷歐美,曾是蘋果、華為等知名品牌手機的官方供應商。
科技引領,驅動產業發展
中國南玻集團在宜昌的各工業項目,產生了巨大的拉動效應。
南玻硅材料項目落戶后,迅速成為宜都市幾家電池組件企業和太陽能企業的原材料供應商,而該項目生產多晶硅所需的原材料,也大多購自宜昌本地企業;依托南玻光電玻璃項目生產的超薄玻璃,一度空白的液晶顯示相關器件生產企業也開始在宜昌出現;南玻精細玻璃觸控及顯示產業轉型升級項目落戶后,數家原在深圳做手機觸控配套的企業也隨之遷到宜昌,行業周邊加工廠商開始出現。
有業內人士表示,南玻集團身為一家管理規范、排位靠前的上市公司,其落戶將給宜昌和湖北帶來新技術和新理念,也能帶來更多的資金流和人才流,這將極大促進宜昌高新技術產業迅猛發展。
而更讓人振奮的,是中國科技走在了世界的前端。
去年12月,宜昌南玻顯示器件有限公司的車載后視鏡生產線已經實現量產。這種車載后視鏡,運用了該公司自主研發的智能后視鏡膜技術,可以賦予后視鏡導航、4G、觸控等功能,與傳統的中控操控模式相比,更具安全性和操作性。
公司副總經理王春平說,該公司是全世界該產品的獨一供應商,“換句話說,該技術是中國首創,引領世界范圍內車載后視鏡的新潮流?!?/p>
目前,該產品已經銷往歐美,正醞釀車載后視鏡市場的科技變革。
半導體級多晶硅是芯片、記憶體等電器元件的原材料,這些元件廣泛運用于手機、電腦、汽車等各類電器產品中。去年,宜昌南玻硅材料有限公司建設了半導體級多晶硅實驗性生產線,今年將試產。實現量產后,半導體級多晶硅生產就可打破美、日、德等國的技術壟斷。
宜昌南玻光電玻璃有限公司也正研發厚度僅0.2毫米的電子玻璃,再次挑戰技術極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