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22日,第二屆中國(河北)新能源產業峰會在河北石家莊舉行,海內外的專家學者、企業代表等共聚一堂,共同探討、展望發展機遇。
會議立足河北省,探討傳統能源與新能源融合發展的現狀、政策環境、市場機遇與挑戰;解析河北省在全國范圍內的區位優勢、市場優勢、產業機遇以及前沿布局。分析新能源如何助力鄉村振興與國家雙碳目標、如何參與碳市場。同時,搭建平臺,助力各方有實力、有潛力的企業強強聯合,推進新能源和鄉村振興事業發展。
本次會議指導單位為河北省發展改革委、河北省農業農村廳;主辦單位為國家能源集團河北電力有限公司;由國際能源網、河北晶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承辦。
“碳達峰”“碳中和”是中國中長期發展的重要框架,同時“碳中和”也是會議組織者在組織會議時優先考慮的事項。
按照由世界可持續發展工商理事會(WBCSD)與世界資源研究所(WRI)共同發布的《溫室氣體核算體系》,碳排放來源分為三個范圍,范圍1(直接排放)、范圍2(間接排放)、范圍3(價值鏈上下游各項活動的間接排放)。
針對會議活動來說,范圍1主要由自有及租賃車輛使用構成;范圍2主要由使用設備產生的電力消耗為主;范圍3主要由人員及物料的交通運輸、餐食與住宿、活動搭建物料、活動中直接使用的物料以及禮品構成。
本次會議組織者關注會議碳排放量,在舉辦會議之前制定碳中和實施計劃,在舉辦階段開展減排行動,在收尾階段核算溫室氣體排放量。經過權威機構對會議舉行期間所耗化石燃料燃燒、凈購入電力和熱力排放、交通、住宿餐飲、會議用品、廢棄物處理等領域產生的碳排放進行核算,得知本次活動所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為32.65tCOze。會議組織者通過購買河北省林業固碳項目產生的減排量進行了等量抵消,實現了會議碳中和。權威機構為會議頒發了“碳中和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