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你們有經驗,懂得借鑒別的補償標準來擬定賠償方案,不然像我們這樣爭執,都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談攏?!痹谵燁^鎮綜治辦老張調解工作室的溝通協調下,逕頭鎮農光旅一體化項目得以順利推進,項目負責人終于松了一口氣。
筆者12日獲悉,佛岡縣逕頭鎮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深入推進平安鄉村、法治鄉村建設,及時把群眾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持續優化法治服務,賦能營商環境,推進“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
擬定賠償方案受雙方認可
2022年,佛岡縣逕頭鎮引入中核匯能鄉村振興農光旅一體化項目,通過“農業+光伏發電+鄉村游”有機結合,以產業發展推動鄉村振興,同時助力碳減排。
項目推進難免與村民產生大大小小的摩擦。5月,農光旅一體化項目負責人來到逕頭綜治辦老張調解工作室,請求工作室的協助與群眾溝通協調,在保證不損害村民利益的同時推進項目。對于這么一件惠民生的項目工程,工作室立馬派出調解員跟進此事。
項目負責人介紹,光伏項目推進難的主要矛盾是項目實施需要經過某位村民的山地,山主需要經濟補償,雙方就賠償金額產生較大爭議。
調解員首先去到山主家中,了解清楚山主對光伏項目的看法。山主表示,“我對光伏項目是支持的,畢竟能夠提高村里的收益,但要經過我的山地,我需要一定的補償數額?!?/p>
在調解員的邀請下,雙方來到綜治辦老張調解工作室面對面座談,但借用山地并沒有特定的補償標準,雙方就賠償金額多少依舊爭執不定。
初次調解失敗后,工作室立馬召開了研判會議,就雙方爭議的賠償金額展開內部商討。工作室認為雖然借用山地并沒有特定的補償標準,但可以借鑒征地的賠償標準,擬出了賠償方案。
當天晚上,工作室工作人員再次來到山主的家中,拿出了相關的補償標準,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經過兩個多小時的調解,山主答應稍微退一步,同意調解員提出的調解方案。隨后調解員聯系了光伏項目負責人,經過一番商討,雙方簽訂了人民調解協議書。
高效調解獲群眾好評
一個矛盾調解完成,還有另一個摩擦阻礙著項目推進。
項目負責人告訴調解員,項目底下有個魚塘,雖然不是項目實施點,但需要與塘主溝通協調好,避免后續產生矛盾。此前就這兩件事項目方多次派人與村民協商,但卻一直談不攏。
趁熱打鐵,調解完山主的矛盾后,調解員立馬去到魚塘主家中了解情況。
經了解,魚塘主主要是擔憂光伏項目施工會對他的魚塘造成影響,希望光伏公司能夠支付一筆魚塘維護費,而光伏公司則認為項目施工對魚塘沒有造成影響,且魚塘主要求的賠償數額太多,不同意。
為了解清楚情況,調解員咨詢了相關專業人士。明確得知,光伏項目開始施工時,是有可能對魚塘造成影響的,若能做好防護措施,就能夠避免。
經過現場勘察和分析研判,調解員擬出初步的調解方案:由光伏公司出資在魚塘邊建造擋泥渠,做好防泥措施,若后續影響到魚塘水質,按照魚塘清淤泥費用、魚塘收益損失綜合賠償。隨后召集雙方來到工作室進行調解,經過三方討論,將方案進一步完善,此矛盾成功化解。
金杯銀杯不如群眾的口碑。群眾認可光伏公司有擔當,能夠未雨綢繆,提前溝通解決好矛盾,而老張調解工作室的調解員則負責任、有經驗,能夠提出雙方都滿意的調解方案。
今年以來,逕頭鎮綜治辦老張調解工作室共收到群眾來訪57件,已辦結37件,剩余20件仍在辦理期限內。老張調解工作室成為逕頭鎮基層矛盾糾紛化解的有效方式,有力夯實了當地平安法治建設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