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經濟低碳化發展的背景下,新能源光伏產業已經駛入發展的黃金賽道,市場需求量與日俱增。
作為光伏電站的“骨骼”,光伏支架是光伏電站系統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隨著全球光伏市場規模不斷增長,光伏支架產業規模也日益擴大。據最新市場分析預測,預計2025年全球光伏支架市場空間有望達到1350億元,其中光伏跟蹤支架可達900億元??梢?,光伏支架產業的發展前景不可小覷。
作為全球知名的光伏支架智造商,廈門國瑞能新能源技術有限公司以“零碳無國界,瑞能獻萬家”為愿景,致力于守護光伏電站安全,為客戶創造更多效益,做值得信賴的光伏支架合作伙伴。經過10余年的發展,國瑞能已經成為全球光伏電站建設的主力軍,產品銷售遍及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
而在中國企業走向全球化的背后,業務拓展與人才戰略必然是企業發展的重中之重。那么,國瑞能今年在全球光伏支架市場的發展戰略與目標是什么?在國際化人才招引方面有何管理經驗?在海外招聘方面又面臨著怎樣的挑戰與難點呢?
就在近日,OFweek太陽能光伏網編輯特約采訪了廈門國瑞能新能源技術有限公司海外銷售總經理李若瑩女士,深入了解這家光伏支架企業全球化發展背后的奧秘。
瞄準歐洲市場目標行業第一
近年來,受地緣沖突和能源危機加劇等因素的影響,歐洲市場對新能源的渴求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根據歐洲光伏協會發布的調查報告預計,2022年歐盟新增光伏裝機量41.4GW,同比增長47%;樂觀預計2023年其新增裝機量有望達到68GW,并且德國依然是歐盟增量最大的光伏市場。
針對歐洲市場發展,李若瑩向OFweek太陽能光伏網編輯介紹說,就今年而言,歐洲光伏市場仍將是最火爆的光伏市場之一,其市場前景仍然十分可觀。
“其實早在三四年前,國瑞能就已經把歐洲市場作為一個重點開發目標區域了。隨著今年歐洲市場的爆發,我們也會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這一市場中去?!崩钊衄撨M一步表示。
事實上,在過去十余年里,國瑞能在海外市場方面做得相對比較好的是日本市場,并且連續多年的出口量名列前茅,市場知名度較高。
李若瑩滿懷信心地表示,國瑞能現在有一個非常明確的目標,那就是希望把歐美市場也做到像在日本市場一樣好。
截至目前,國瑞能的光伏產品全球累計出貨量超過33GW,位居全球市場占有率Top5,并且在日本出口量位列第一,業務遍及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已經成為全球光伏領域的領軍企業之一。
人才需求量空前創新型人才稀缺
眾所周知,人才作為企業發展的第一競爭力,已經成為企業興盛之本。
面對當前全球光伏支架市場難得的發展機遇,國瑞能正積極拓展海外市場,加快海外人才招引,為市場全球化突破而不懈努力。
李若瑩介紹道,在人才需求方面,由于國瑞能想要去拓展歐洲等熱門市場,所以公司在業務人員、技術人員等方面的需求量也是空前之大,今年的招聘目標將會在現有業務團隊人數基礎上翻倍增加。
她特別強調說,實際上,在歐洲或者南美地區等海外光伏支架市場上,這些地區的客戶十分看重對項目現場的服務與支持。因此,對海外市場后端支持團隊的建設就顯得尤為重要。
在技術支持方面,從整體上看,目前在光伏行業中比較稀缺的就是創新型技術人才。以光伏支架企業為例,如何讓支架企業的產品更有競爭力,而不是簡單的鋼鐵生產制造,這就是需要創新型人才來實現,以幫助企業的產品更好地走向國際化市場。
需要指出的是,目前在海外業務方面還面臨著一些問題,一方面需要考慮人力的問題,另一方面需要考慮業務空間的問題。由于行業內卷加劇,所以企業對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因此業務與人力配置必須相輔相成。
目前來說,國瑞能已經在歐美地區做到業務先行,所以后續亟待補齊后端支持團隊的短板;而在一些業務做得較好的地區,國瑞能已有辦事處,后續將進一步擴大其規模,以拓展更加廣闊的業務市場空間。
打造學習型團隊提高企業凝聚力
大家知道,人才已經是當今企業競爭最關鍵的因素之一。而一個企業如何吸引和留住優秀的人才,則是企業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
李若瑩坦言,就個人來說,國瑞能最有吸引力的一點就在于公司是一個學習型組織。無論是業務人員還是研發人員,公司都不會給員工貼上一個固定的標簽,讓他們只能從事該項工作。而實際上,公司則讓員工通過不斷地學習,最大限度地提升個人能力,讓員工全面發展。
比如說,業務人員可以了解一些技術知識,能夠幫助他成為一個技術型的銷售;同樣研發人員也可以成為業務型的研發人員。這樣研發人員能夠清晰地知道客戶的需求點是什么,而業務人員也能夠知道客戶在技術要求上更在意的是什么。所以,用這樣的方式去不斷地精進員工的個人能力,提高企業凝聚力。
此外,國瑞能還會盡可能多地給予員工人文關懷,并為員工的個人職業規劃提供明確的未來職業引導。
值得關注的是,李若瑩還強調,國瑞能還有一點做得比較好的就是,公司董事長、總經理給到年輕人的機會非常多。
對于工作經驗稍淺的員工而言,公司十分愿意花比較多的時間、精力和資金讓大家到海外去學習和交流,如拜訪客戶、參加展會等等。雖然公司投入成本將會比較高,但是公司希望把更多的機會留給新人,讓大家能夠快速地學習,快速地成長。
這對于新加入團隊的年輕化人才來說,無疑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
企業出海機遇與挑戰并存
目前全球新能源行業高端人才稀缺加劇,各大企業紛紛開展“搶人大戰”,中國企業出海也面臨著更大的挑戰。
對此,李若瑩則表示,就國瑞能而言,實際上在海外人才招聘上存在一定的難點和挑戰:
一是需要考慮海外業務的管理與成效、投入與產出的問題,以便評估人才的價值;
二是需要做好員工薪資的背調,這就要深入到當地去了解行業薪資結構;
三是人才的篩選,如何合法合規雇用員工的問題。
此外,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其管理方式也就不盡相同。
“不過,企業既然選擇‘走出去’,那么就必須讓海外人員的價值觀、使命與愿景等要做到與公司保持一致?!崩钊衄撗a充道。
建立合作拓展海外市場
事實上,國瑞能一直深耕細作海外光伏業務,目前已成為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光伏新能源企業的重要支架合作伙伴之一。而拓展海外市場,人才是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
李若瑩表示,在過去幾年里,國瑞能在海外人才吸引方面一直處在嘗試的階段。比起雇傭關系,國瑞能更多的是采用與海外人才建立合作關系,以實現合作共贏,而非單純的雇傭關系。
比如說,國瑞能在歐洲設有辦事處,可以與當地的人才進行合作,由他們來設立一個分公司運營。在合作當中,國瑞能會提供大部分的資源和支持,海外團隊主要負責前端的部分。當后端需要有服務之時,再由總部派人去提供一些合作和支持。目前,這一合作模式已經取得了不錯的成果。
此外,由于國瑞能更看重后端支持與服務,公司也在嘗試新的發展模式;同時,還會通過多種形式的學習和交流,參考同行可以學習和借鑒的經驗與模式。
全球化人才布局人才庫事半功倍
不得不說,未來十年將是新能源行業發展的黃金期。當前,很多新能源企業已經開始利用各種渠道和方式進行全球化人才布局。
針對這一話題,李若瑩則表示,自去年國內疫情放開之后,公司就恢復了參加各個國家的展會活動。
對于企業而言,不僅僅是利用展會這一模式把企業品牌推廣出去,而且更多的是會跟當地人才進行面對面地溝通,更有利于物色到合適的人才。而對于海外人才而言,展會也會為他們提供一個求職的好機會。
另外,人才庫對于企業招聘而言相當重要。譬如做業務上的銷售漏斗,當沒有足夠的數量時就非常難做轉化,難以找到企業所需要的人才。所以,人才庫與招聘也是相輔相成的。
此外,企業在海外市場國際化人才招聘時,可能會面臨到一些集中化的需求。針對這一問題,就可以與一些全球化職場社交平臺如領英等進行合作,通過其大數據洞察等解決方案,可以將招聘目標人才的畫像更加清晰化,以便做好人才戰略的落地和執行,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一家全球化的職場社交平臺,領英擁有9億多全球化的人才庫,在高效招聘、精準招聘方面擁有十分強大的優勢。而在中國企業出海過程中,從人才戰略的賦能和搭建,領英能夠幫助客戶去完成一系列從商業化到人才戰略的全面落地。
寫在最后
“一次把事情做好”,這是國瑞能自創立至今堅持不懈的核心價值觀。
正基于此,它也鑄就了國瑞能成為“值得信賴”的光伏支架智造商的美譽,更是其成為全球光伏領域領軍企業、業務遍及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價值真諦。
展望未來,在“雙碳”戰略目標的引領下,光伏產業將迎來前所未來的重大發展機遇。
而站在風口之上的國瑞能,正意氣風發,走向世界之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