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UL家電、空調、制冷設備與燈具部亞太區副總裁李以斌接受了《電器》雜志專訪,不僅談到了UL整體網絡安全保障計劃(CAP)的情況,同時詳細介紹了UL針對家電創新產品和創新技術在安全應用方面所開展的全球市場準入服務。
關注網絡安全
智能化、物聯網已經成為家電領域創新發展的最重要領域。萬物相連的同時,也意味著網絡安全的風險與日俱增。對此,UL專門推出網絡安全保障計劃來幫助客戶高效保護網絡數據及關鍵資產。
UL的初衷,是創造一個更安全的世界。“UL是擁有百年經驗的標準研發機構,引領趨勢并預見風險,選取合適的項目進行研究是我們的主要任務。網絡安全正是UL走在標準研發前沿的一個典型案例。”李以斌進一步表示,在2016年4月,UL就與美國國土安全局合作,和政府、學術界和產業界聯手推出整體網絡安全保障計劃(CAP),并制定了UL 2900系列標準。
李以斌認為,智能家電在產品設計開發時就要考慮到網絡安全問題。他舉例說:“我們現在可以用手機通過云端來控制空調。從網絡安全的評估來講,這類產品在開發過程中就要考慮網絡系統和軟件能夠接受哪些人來登錄,哪些人來管控,不能是所有從我家里路過的人,都可以操控我的空調。要解決這類問題,需要在設計編程的時候,考慮更多的因素,UL網絡安全認證服務為品牌商和最終消費者提供積極的防范和驗證服務體驗,增強用戶信心。”
談及智能家電的網絡安全性,李以斌著重向《電器》記者介紹了UL 2900標準的情況。他表示:
“UL制定的UL 2900標準中,UL 2900-1是可以全面評估軟件網絡安全,其適用行業就包括家電業。UL會根據UL 2900-1中的各項技術標準對送檢的樣機進行評估,比如進行故障輸入測試(Malformed Input Testing),通過利用無效或突發性輸入來激活產品的外部界面,從而反映出產品軟件的弱點和缺陷。”
UL 2900是一本系統型的測試標準。例如,針對黑客的木馬程序,黑客的攻擊手法廠商是否都已經考慮到,安全防火等級還有哪些漏洞,這類安全隱患僅是問題的一部分,然后UL會再用系統的方法來測試這個產品的編程,對其安全性進行分級。“目前,UL已經同美國的家電廠商有過這類的合作,中國的廠商正在接觸中。這對中國廠商來說也是新的、有待開發的領域。對于中國家電企業,我們會加大宣傳力度。”李以斌指出,“國內家電企業目前在發展過程中也處于不同層級,會有不同的需求,就此UL都可以提供相應的服務。”
具有“一站式”服務能力
事實上,網絡安全保障計劃(CAP)只是UL伴隨中國家電產業不斷成長的縮影之一。三十多年來,UL不斷推出檢測認證服務,與廠商一起面對中國市場紛繁復雜的發展特性,致力于為各種商品、系統、解決方案和設施等提供負責任的設計、生產和營銷咨詢,不僅幫助產品制造商獲得盈利,也惠及整個供應鏈的每一位利益相關方。
在繼2014年取得空調和冰箱的CCC認證實驗室資質后,UL于2017年獲得了空調強制性能效標識檢測的資質。這意味著UL具備了為國內外空調企業提供跨越中國市場準入門檻的“一站式”服務的能力,也說明UL在幫助企業開拓中國市場的進程中又跨出了堅實的一步。“UL是第一批CCC認證開放的外資測試機構,這幾年我們已經為很多國內外廠商提供了服務,并為他們帶來競爭優勢。例如,國外的空調企業想將產品出口到中國,就可以利用UL在全球各地的分支機構與中國的工程師取得聯系,獲得中國市場第一手的資訊。”李以斌說。
相比其他外資認證公司,李以斌表示UL具備自己的優勢。他說:“UL從一百多年前就是一個標準的制定機構,參與各個類別的標準制定,而大部分外資認證機構是透過集體合作來進行國際IC的標準。”
強調以安全使命為導向,注重以專業度為己任是UL的另一個特點。“雖然UL初始只是一家北美企業,但從1992年到現在,我們亞太區的團隊實力跟話語權已經跟二十年前完全不一樣,很多業務已經實現亞洲領先,并且成為主導。”李以斌并不諱言。